洛陽古銀杏群落旅游消費觀察
劉永國
一
銀杏谷的深秋,游人爆滿。
11月15日,雙休的第一天。從上午9點開始,來自隨州、武漢方向的中巴、小巴、轎車便牽著線下高速,進鎮(zhèn)進山。
從胡家河到周氏祠,十里銀杏谷,樹樹盡披黃金甲,村村飄出歡笑聲。意趣盎然的游人,不僅走大道看大景,還有一支支、一群群,走進了一條條遍布銀杏、板栗、紅楓的小山?jīng)_,在天然狀態(tài)的風景中,享受野趣,放松身心。
據(jù)奔忙在十里景區(qū)的洛陽鎮(zhèn)委書記、鎮(zhèn)長黃智勇評估,周六、周日兩天,銀杏谷游客每天高達三千人,其中大部分是武漢人。
當?shù)乩习傩找姷揭惠v輛“鄂A”泊滿村頭,高興得眉飛色舞:市區(qū)鎮(zhèn)三級抓旅游開發(fā),說是給武漢人準備“后花園”,現(xiàn)在剛有個輪廓,他們就真的來了!
從消費的角度觀察,準備好了景,但還沒準備好足夠的吃、喝、住及消閑、娛樂,客人的錢還有花不出去的抱怨。
二
黃的銀杏紅的楓,秋風點染,秋韻如詩。銀杏谷美,銀杏谷的農(nóng)家飯莊也美。金燦燦的銀杏樹下,白墻紅瓦,縷縷炊煙,暖融融的秋風中飄蕩著農(nóng)家飯菜的芬芳。
中午前后,從胡家河到周氏祠,十里銀杏谷40多家農(nóng)家飯莊出現(xiàn)了同一景象——這景象叫人高興,叫人著急:房舍里桌桌客滿,房舍外還有一群群客人在等候。他們在等候用餐,也是在等候消費。
胡家河、周氏祠的村干部著急,鎮(zhèn)上的干部也著急:客人來銀杏谷,一是休閑觀光,二是旅游消費。沒看頭,客人會不高興;錢沒法花,客人也不會高興啊!
周氏祠的“銀杏山莊”,有6桌客人的接待能力。周六中午接待了8桌。當?shù)谝慌?桌上菜開飯時,還有2桌客人候著。同時,場院里還呆著40多名自帶“干糧”的武漢游客,他們希望有桌擺放“干糧”,有凳稍事休息。
銀杏山莊的店主孫本明熱情憨厚,緊急向鄰居借桌借凳,讓40多名武漢客人在場院落坐。這些游客七嘴八舌地提了很多好建議,一位被稱作“輪子”的年輕人說:這地方美極了,我們還會吆喝更多的人來,可就是人多了沒處吃飯,帶的錢花不出去。
周六、周日的銀杏谷,農(nóng)家飯莊處處客滿,自帶“干糧”的午餐隨處可見。顯然,這里的接待能力還有差距,而差距就是發(fā)展空間。
三
銀杏谷,美麗之谷,魅力之谷。旅游開發(fā)之前,曾經(jīng)擔心過客源,擔心過“武漢人真認這個后花園嗎”?
籌劃旅游對象,這是第一籌劃;籌劃旅游消費,權(quán)且算作第二籌劃。目前,第一籌劃不能說已完全解決,只能說武漢已派出 “先頭部隊”,甚至是“偵察部隊”,武漢游客大部隊的出動還將與我們的第二籌劃相關。
第一籌劃的重點是旅游景點。第二籌劃的重點是為游客服務的旅游消費。
在胡家河東面的一條小山?jīng)_里,武漢市“快樂中年”網(wǎng)的20多名網(wǎng)友,為銀杏谷的美景、野趣陶醉,女網(wǎng)友“喜山樂水”說,我去年隨別人一起來,今年帶了網(wǎng)友來。這里玩得高興,還希望能吃得有特色,買點山貨,聽點山歌。
在周氏祠“銀杏山莊”,武漢游客“輪子”還說到住宿、環(huán)保、篝火晚會等一應旅游文化消費需求。
說到篝火晚會,兩批武漢游客一拍即合。他們是湖北電視臺組織的14對新婚青年及親友團,他們來銀杏參加“千年銀杏·百年好合”戶外婚禮;二是“走進金秋自駕行”的40多名驢友。這100多號人向往著銀杏谷的篝火與歌舞。聽到這需求信息,在場的鎮(zhèn)宣傳委員董仕菊立馬開始組織聯(lián)絡。是夜,銀杏谷的篝火照亮了數(shù)百人笑臉。一堆篝火“拴”住了100多名武漢游客。
“朋友來了有好酒”。有美景、有旅游項目、有便捷的交通,還得有愜意的餐飲、舒適的住宿、山味的文化娛樂,游客才來得了,留得住,形成旅游消費。
有人評估,一人一天的食宿以100元計,游人以3000人計,一天的消費就是30萬元。如果明春一天達到10000人呢?
武漢旅游的“先頭部隊”表示,隨州已進入武漢周邊200公里圈,雙休天上隨州休閑,已列入市民的選擇,從漢十高速到銀杏谷不到兩小時,“大部隊”或許真的就在后面。銀杏谷要堅定信心,加快速度,完善設施,用優(yōu)美的景觀迎客,用優(yōu)良的服務留客,迅速形成新的消費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