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,應山城北有個叫八里岔的村子,村里住著兄妹倆,哥哥年近三十,名叫李老十,為人憨厚老實,絕不惹事生非,人稱“李老實”。妹妹幺姑娘十三歲,全靠哥哥含辛茹苦一手拉扯大。兄妹倆勤扒苦做,哥哥種田,妹妹理家,抽空還在大路口賣點茶水,二人把家庭過得圓活,還省下了一些銀兩。
家有余錢,兄妹倆舍不得花銷一個銅子,哥哥想:眼看妹妹已快長成人了,等幾年找個發(fā)婆家,用攢下的錢給她添些嫁妝,主二老九泉含笑,也算盡了哥哥的心。幺姑娘想:哥哥這么大歲數(shù)還沒有成親,日后找到合巧的嫂嫂,拿這點錢操辦哥哥的婚事,也算做妹妹報答哥哥撫養(yǎng)之恩。兄妹倆各有各的打算,可是誰也沒有把話說明。
這一年,前灣的紅線娘給李老實做媒來了。說女方是城里一家姓趙的黃花女,長相不錯,只是有點輕佻、潑辣,二十七歲尚未出閣。幺姑娘想到說親艱難,勸哥哥答應這門親事,李老實卻推說鄉(xiāng)巴佬娶城里媳婦太不相稱,高低不答應。最后,幺姑娘假裝嗔怒地說:“哥,城里的親事你不答應,也得托媒娘快在鄉(xiāng)下找。不接嫂嫂,妹妹我一生也不出嫁!”李老實只好依妹妹的意思,說是想想再辦。但經(jīng)不起紅線娘三番五次上門,終于只得答應了趙家這門親。
中秋節(jié)這天,李老實把趙氏娶到了家中。
鄉(xiāng)親們都來道賀,李老實兄妹倆內(nèi)外張羅,忙得不亦樂乎。趙氏女從紅頭布里向外張望,見老實憨頭憨腦,笨腳笨手,心中很有些氣;她不臉紅,不怯生,一下撩起蓋頭布,拿出了一副潑辣勁:“我說老實呀,愣什么,快拿茶來!”。“喂,老實哎,這新房多臟,還不快掃掃……”直把老實搞得腳忙手亂,逗得客人們哄堂大笑。從此,大家都稱她李家娘子。
李家娘子過門后,好吃懶做,橫草不拿,直草不拈,每天坐在門前,晃著二郎腿嗑瓜子。她嫌李老實土氣愚笨,嫌鄉(xiāng)下寂寞無聊,心上早思念起了城里的那一幫相好的浪蕩哥兒……
再說幺姑娘已經(jīng)成了二八女子。鄉(xiāng)下姑娘雖然布衣粗食,日曬雨淋,卻出落得象天上云霞一樣的容貌。哥哥成親后,家里有嫂嫂應付,她就在大路邊搭了一座涼棚,專門賣茶。由于她容貌出眾,對人熱情大方,過路人看到就是口不干,舌不燥,也要到這里歇息一會,買碗茶喝。一些二浪子卻也千方百計前來挑逗,幺姑娘對他們巧妙應付,嘴上不饒人,身子更不讓誰沾點便宜。
李家娘子看到這些,心里酸溜溜的,恨不得馬上能與那些人打情罵俏。后來她想了個鬼主意,裝出心疼的樣子對李老實說:“你一個人下地干活吃苦受累,我怎忍心?不如讓幺姑娘下地幫你干活,我來理家賣茶,也能幫你挑挑擔子……”李老實見老婆要改掉好吃懶做的習慣,心里歡喜,當下滿口答應。
歲月如流,幺姑娘跟哥哥下地干活,趙氏理家務帶賣茶水,一年多倒也順當。第二年春天,李老實為了籌錢給妹妹準備嫁妝,讓妹妹在家伴著趙氏,自己趁農(nóng)閑約了幾個人下應城鹽礦賣工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