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說,很早以前,應(yīng)山十里河王家灣住著一位勤勞、善良的老婆婆,老婆婆姓苗,她無兒無女,孤身一人。
一天苗婆婆下地歸來,見路旁暈倒一個十多歲的討飯的瘌痢娃娃,怪叫人同情的。她就把這娃娃抱回家中,想法救活了他。這娃娃為感謝苗婆婆的恩德,便拜苗婆婆為母。從此以后,母子相依為命。人們也就叫這娃娃為苗娃。因苗家地少,小苗娃給財主放牛,老婆婆一人種地。每天,苗娃放?偪骋粨(dān)柴帶回來。柴燒不完,苗娃就抽空挑到城里去賣,換回油鹽,補(bǔ)助家用。以前,苗婆婆下地干活,火辣辣的太陽,曬得老人汗流滿面,熱得喘不過氣來。自苗娃來后,苗婆婆走到哪里,哪里總是有一片云彩給老婆婆遮蔭。當(dāng)?shù)匾诧L(fēng)調(diào)雨順,年年豐收。原來,這苗娃就是以后朱洪武皇帝親封的護(hù)國龍王。
苗娃來到這里生活了八年就死了。臨死前把苗婆婆叫到跟前說道:“媽媽,我不是凡人,我是龍,我已來到人間八年,現(xiàn)在玉皇大帝要我回去。我死后,您用木梓樹照我的樣子雕一個像,把我的尸首埋葬在我放牛的那座小山上,蓋一間小房子把我的墳遮起來,再把我的像放進(jìn)屋里。每當(dāng)天旱缺水的時候,把我的像抱出來曬,曬得額頭出汗就會下雨。要是雨水足了,把我的像抱進(jìn)屋里,雨就會立即停下。不要雨水的地方,你們就插上一根楊叉,插楊叉的地方就不會下一滴雨!闭f完,這苗娃就閉上了雙眼。
苗娃死后,老婆婆就按他生前的話做了。給他雕了一尊木像,修了一座小屋。每當(dāng)干旱的時候,窮人就把苗娃抱出來曬。雨水夠了,就把他抱進(jìn)屋里去。
王家灣附近住著一個財主,他特別喜歡天干旱,總想趁天旱糧食欠收的時候,把自己囤積的糧食拿出來放高利貸,剝削窮苦人民。后來,他慢慢發(fā)現(xiàn)窮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,再也不向他借糧。一打聽,才知道是苗娃在暗中庇護(hù)窮人。一天夜里,狗財主帶領(lǐng)幾個家丁,悄悄地摸進(jìn)供苗娃像的小屋,偷走了苗娃的神像,把它據(jù)己有。
有一年,天氣又很干旱,莊稼都快干死了,窮人們懷念著為人民做好事的苗娃,咒罵那偷走苗娃像的黑心賊。
那年,財主的莊稼也干得快死。但他卻不以為然,心中暗想:只要我把苗娃像拿出來曬,而把窮人的田地插上楊叉,一切問題都解決了。誰知,事違人愿,當(dāng)他把苗娃神像抱出來,漫天烏云突起,大雨落下來時,卻只見窮人的田中都灌滿了雨水,而自己的田中一滴雨水也沒有下。這個黑心的財主,一見此情,氣得發(fā)抖,就把苗娃像朝地上狠狠一甩,剎時只見神像著地的地方,變成一個小塘。塘中的水洶涌向上翻。大水漫起,把財主的房屋都沖垮了,田地也沖毀了。隨著浩蕩的洪水,財主全家連同苗娃的木像一齊被沖進(jìn)了東洋大海。苗娃從此再也沒有回來。人們?yōu)榱思o(jì)念熱心救助窮人、懲治財主的苗娃,便把安葬苗娃的那座山稱為苗娃山。后人叫白了叫成了廟娃山。沖走苗娃神像的那條河,就稱為失靈河。因?yàn)槟菞l河離以后建立的縣城剛好十里路,加之與失靈河字音相似,所以后人也把它稱為十里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