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村里的小志愿者們是衛(wèi)生檢查的“主力軍”,評分公平公正。

老人們把村里的幸福食堂當成了另外一個家,氣氛溫馨!
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琴 隨州日報通訊員 王歡 李小娥 村規(guī)民約大家定、衛(wèi)生檢查學生評、志愿服務有積分、幸福食堂免費吃、年年推選“最美人”……近年來,隨縣厲山鎮(zhèn)雙寨村堅持“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”,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內(nèi)涵,創(chuàng)新運用“文明實踐+”模式,拓寬為民服務渠道,讓文明新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煥發(fā)鄉(xiāng)村新活力。 文明實踐+典型評比 人人爭當“最美人”
“大嬸,我們又來檢查衛(wèi)生了!”看看院子有沒有垃圾,摸摸桌上有沒有灰塵,找找雞鴨有沒有圈養(yǎng)……這是10歲的周英豪第五次參加雙寨村衛(wèi)生檢查志愿服務活動。 “我把房前屋后打理得干干凈凈,去年村里給我評了獎,今年我還要參加!碧岬健白蠲劳ピ骸痹u比,村民程義琴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。 “每月組織一次衛(wèi)生檢查,每年開展一次最美庭院評比,村民漸漸養(yǎng)成了干凈衛(wèi)生的好習慣,形成爭著干、比著干的新風貌。”雙寨村黨支部書記劉宗友表示。該村還在線上開展了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婆媳”等系列評選活動,通過榜樣引領、典型帶動,以庭院小美匯聚雙寨大美,以良好家風助推淳樸民風。 文明實踐+文化提升 構(gòu)建文明“加油站”
文明習慣的養(yǎng)成,進一步激發(fā)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。雙寨村回應群眾呼聲,整合各方資金,打造了多功能周末學堂和“升級版”農(nóng)家書屋。 “周末學堂每周放兩場電影,還是我們點播的影片。”52歲的村民汪加蘭最喜歡看電影,每場都是第一個到。 “今年我們還在這里開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、家庭教育促進法講座、愛心媽媽捐贈等專題宣講和志愿服務活動十余次!眲⒆谟呀榻B。每到周末,農(nóng)家書屋人氣爆棚,大人們在閱讀區(qū)看書,小孩子就在游樂區(qū)玩玩具、做游戲。 學知識、傳文化、育新風,雙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合理利用便民服務平臺,形成了精神文明的“加油站”。 文明實踐+幸福食堂 托起幸!跋﹃柤t”
自幸福食堂開業(yè)以來,雙寨村有了另一番新氣象。村里的老年人每天聚在一起吃飯、聊天、分享生活,儼然把這里當成了另一個家。 “最多的時候有40多人同時就餐,食堂實行報餐制,杜絕浪費!笔程美硎聲䲡L蔣全遠既是受益者,又是管理者。 “我自家菜園吃不完的菜就送給食堂,有時間來幫忙打飯,這個月村里給我積了40分!毕袢f林這樣熱心食堂公益的志愿者還有很多,村委會根據(jù)實際情況給予積分獎勵。 幸福食堂還充分考慮老年人特殊需求,遇酷暑、低溫等惡劣天氣,組織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,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載文明而馳,馭新風前行。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(xiāng)村治理各領域深度融合,雙寨村志愿服務蔚然成風、好人好事常有常新、文明氛圍越來越濃……